
理想汽车销售量腰斩 理想汽车销量如何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理想汽车销售量腰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理想汽车销售量腰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理想one预售2小时订单突破4万,为什么它比蔚来ES6更受欢迎?
首先,你有一点了解错了,官方是说预约已经四万多了,但付了5000的定金的绝对没有那么多。在双方都没有公开具体订单的情况下,还真不能说谁多谁少。
既然此题本就出错了,那允许我歪个楼吧。
两辆车都有各自的优缺点。
理想ONE看上去动力上面逊色一点,但我个人是不需要过山车的感觉的,所以这一点上,我是不在意的。
理想ONE比起ES6更不怕冬天开空调,能耗更省,这个点一百个赞。
理想ONE比ES6便宜,只有ES6的基准版去掉所有可选项,才和他一个价。但反过来说,如果手上有余钱的,在ES6上面确实可以获得更好的配置,包括主动式空气悬挂等,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有更多选择。
ES6可以换电。那么,以后可以加钱换更好的电池。并且,电池是有衰减的,对于蔚来来说,这一点就不用担心了,一换问题就解决了。
李想说这车无里程焦虑,里程焦虑来源于哪里?就是老想着要充电,找充电桩嘛,但这个车不仅不能缓解里程焦虑,反而会加大焦虑,为啥呢? 首先这车不能像普通混动一样只加油,它1.2T的迷你油机发电,再带个大车只能爬行。所以还是得充电,但它纯电又只有180续航,参考其他电车打个7折,也就120,那不得三天两头充电? 除了充电和纯电车一样频繁,甚至比做得好的电车更频繁外,这家伙还得时不时加个油哈哈哈,油机和电机双保养,保证焦虑死你!
说实话还不如蔚来呢,蔚来续航短但好歹服务好,一键加电,吃个饭打个盹上个班的功夫人给你电充好了,再加上快速换电站,才叫缓解焦虑呀。
而且看李想的宣传就觉得这人不老实,4万多没交钱的预定叫预定吗?
理想ONE预售2小时,订单突破4万,现在看甚至可能达到5万,为啥它会比蔚来ES8更受欢迎呢?这是否代表着理想ONE所代表的增程式是比纯电动更好的出行方案?我们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价格更有诚意
车身尺寸上,蔚来ES8和理想ONE的尺寸相近,都达到了奥迪Q7的水准,但是蔚来ES8还是要明显大上一圈,媒体实测两车的乘坐空间都很充足,第三排座椅的乘坐空间不大都只能满足短途应急需求。相比来看理想ONE在续航上更佳,使用便利性更强。但无论是舒适性配置还是底盘跑配置上都要落后于对手。但是关键问题是理想ONE全系仅一款车型,补贴后仅售32.8万,相比蔚来ES8要便宜不少。
制表人电动邦,侵删
便利性更强
现阶段的消费者更需要一台纯电动车还是一台增程式电动车?蔚来ES8和理想one的预定量告诉了我们答案,虽然不排除理想ONE的预定有一定水分。但是理想ONE确实在现阶段比ES8更适合一般的消费人群,更长的综合续航满足长途出行需求,可以选择充电或者加油的两种能源补充方式,能源补充方式更便捷,受基础设施制约的程度更低。180km的纯电续航也足以满足一般消费者城市通勤的需求。虽然理想ONE一度电能跑4.5公里,ES8一度电跑5公里,相比而言ES8的纯电效率更高,但是差距并不大,相比而言理想ONE的便利性要大幅领先ES8。
ES8和理想ONE表面看是两种车型,实际上是两种出行方式的取舍。相对而言,我认为理想ONE是目前更便利更适合一般人群的出行方式,或许这就是理想ONE预定量较高的原因。
首先,预定量说是4万,到最后提车有没有5000都难说,这个并不代表任何实质性的东西,厂家的宣传噱头罢了。我现在很讨厌这些造车新势力弄虚作***,害人害己。
但是理想制造one跟蔚来ES8比还是有优点的,具体表现在:
1.售价更低,蔚来ES8近50万的售价吓退了很多人。这个价格消费者为什么不去买model3,而要去买你负面缠身的蔚来呢?但是理想制造one定价合理的多,不到30万买一个中大型SUV混动车型,虽然是一个新品牌,但是从定价来说还是挺厚道的,消费者容易接受。
2.解决续航问题,虽然本人不知道理想制造one为什么要走增程式混动这条路,但是不管怎么说,跟纯电车相比,这个车不用担心没电,而且照样送绿牌。
所以总得来看,我是看好理想制造one,跟ES8来比较来说。
而且产品的品质,质量,售后可以跟的上的话,应该有一定的市场。
撇开细节来讲,从几个大的方向来说
1、蔚来对纯电汽车的诠释,几乎都是负面的,问题一堆,用之前的文章说,蔚来弄个半成品的ES8就敢谈交付,蔚来***交付一万辆,因此这个品牌就不能做纯电代表。
2、现阶段,用成熟点的纯电动汽车,也主要市区、代步、家里第二第三台替补车,因此这个是受限应用场景。
3、现阶段油电是比较合适的,毕竟纯电技术还在发展,成本、技术、规模还不到,你想如果3000万销量都上油电,这规模比现在100万纯电是不是大很多?
4、中国这个纯电发展在赌,因此是跨过油电力推纯电,所以说市场在推纯电,补贴退坡回归理性,还是油电合适。
比亚迪市占率下降3%,“销冠”名头易主!反转的背后是何原因?
数据来源是哪里没有说,有故意带节奏的嫌疑。***如有数据真显示比亚迪的市占率下降,那也只是一种市场表现,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消费者购买车辆都会依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参考车辆的质量服务口碑来进行。
当前比亚迪车辆的质量、服务、口碑都很不错,当然也偶有瑕疵,但比亚迪产品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一步步提高,一步步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这也是有目共睹的,所以***如数据属实,市占率有小的波动也很正常。
市占率下降,反映的现象就是比亚迪的销售增长比整个市场的销售增长慢了,其他的品牌销售增长更快了。汽车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品牌影响力、价格竞争力都会影响销售,而对比亚迪来说,产能也会影响销售,最近很多新闻都在说比亚迪交车期过长的问题,写势必会导致部分订单流失,但产能提升有个过程,而且也不大可能根据当前的产能直接制订产能***,所以这问题短期无解。
问题描述数据存在漏洞,比亚迪的销冠暂时没有谁能撼动
就目前公布销量的车企数据作为参考,一线厂商排名大致如下。
目前确定批发量超十万辆的老牌车企有这么五个,不过比亚迪销售的全部都是新能源汽车,其他车企则是以燃油车为主、新能源车占比很低;而且其中数据还是有较大差异的,比如五月份的一汽大众就号称重回销冠宝座,销量为150871辆,而上险量几乎腰斩;上险量才是汽车的真实销量,有些车企会把车辆压给经销商,一级经销商再卖给二级经销商,结果虽然让销量数据看起来挺好看,但是这种数据也是虚***的。
由于六月份的上险量数据还没有出炉,下面是1-5月份汽车企业上险量排行榜。
比亚迪汽车仍旧遥遥领先,真实销量超越上汽和一汽大众,两田一产更是被远远甩开;其中曾经的自主品牌销量冠军吉利汽车排名下滑程度较大,已经在长安汽车之后,长城汽车更是没有能进入前十名。
这个成绩相当不理想,同时也说明了在汽车的电气化进程中,曾经的老牌三强升级节奏略显迟缓。
2022年的上半年格局已定,真实销量冠军预计还是比亚迪汽车;而下半年里的排序应当会发生变化,吉利汽车有望赶超大众和丰田,六月份的销量增势还是比较理想的,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接近两万辆,插电混动汽车突破一万辆,这说明吉利在电驱动的平台上慢慢追上来了。
搭载雷神插电混动系统的帝豪L Hi·X应当能助力吉利逆袭,星瑞、博瑞、星越L等车也应当加速升级了。
6月政策利好释放大量购车需求,但由于比亚迪已达上限,产量即销量,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新增需求,比亚迪的销量都是自己的产量,和外界无关。因此,新增需求实际上就是全部被其他品牌分摊了,比亚迪一点都没有份。这样一来,月度市场份额肯定是下降的。事实上,其他车企就是清库存,正好把前面积压的库存卖了,库存越多的销量越好,受益越大,越没有库存的受益越小。像比亚迪这种没有库存的就没有受益。
一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往往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对于中国家庭,汽车不仅是代步工具,往往也视为家庭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人们对其爱护有加。汽车既要技术领先,经久耐用,又要有颜值,还要乘坐舒适,还要物美价廉。
汽车市场如此之大,竞争如此激烈。汽车厂家一定要注意不断提升技术,做好售后服务。以产品质量和一流服务赢取顾客信赖。不能一味贪多求大,管理工作又不能细致入微,落实到位以致出现纰漏。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造车新势力层出不穷,各祭奇招,剑走偏锋,技术升级更迭速度极快,有别于传统油车发展之路。各电动汽车厂家唯有锐意创新,脚踏实地,在技术研发、生产、服务各环节寻求高质量,才能行稳致远。
你认为目前股价腰斩的实力上市公司有哪些?
谢谢邀请!
从2015年6月5178高点到目前2700点附近,沪指下跌了将近45%,创业板更是跌幅超过了60%,股价拦腰斩半的个股更是超过60%以上,而要谈股价腰斩且有实力的上市公司也不在少数,比如地产巨头万科,还有深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中兴通讯等。
中美贸易分歧的牺牲品--中兴通讯
要知道中兴通讯在我国通讯行业也算是一线龙头,知名度也是杠杠的。不过由于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在今年4月份美对中兴进行了毁灭性的惩罚,一度宣布禁止向中兴提供核心芯片以及其它关键核心产品,这样的禁令对于芯片完全依赖美国的中兴来说无疑是判了***,巨大的利空在股价上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反应,最多时一度跌幅达到70%。
地产行业受限制--万科a股价腰斩
从去年开始,“房住不炒”的大方针就影响着地产行业的未来前景,再加上今年棚户区改革的利空影响,导致地产继续受打击,同时去杠杆局面导致房产开发商资金的紧张,以及上周重要会议提及防止房价上涨,要知道以前的提法都是防止”过快“上涨,虽然只是去掉两个字,但是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即便是行业巨头万科,依然没有幸免股价腰斩。
***疫苗***--长生生物可能面临退市可能
在没有出事之前,长生生物财务优良,疫苗龙头,毛利润比贵州茅台还高,一度被认定为优质价值股,但是在员工爆料***疫苗***之后,一度引起公众的极度愤慨,就连其它医药股也陪葬,如今退市新规的出台,这种危及公众健康和生命的***公司,可能遭遇退市可能。
当然,还有很多类似的知名企业股价大跌,比如曾经创业板的明星乐视网,遭遇财务危机和***,甚至明年存在退市的可能。因而在进行投资之前,大家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要踏到地雷。
这个问题太棒了,提出问题的人一定是拥有赢家思维。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是价值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最佳选择。正常来说,有实力的上市公司都可以跑赢指数战胜市场。而有实力的上市公司股价腰斩意味着好股票出现黄金坑,是投资者的最佳买入时间。
空口无凭,以最近十年A股几只大牛股的走势为例。三安光电、长春高新、科大讯飞、鱼跃医疗等有实力的上市公司都曾经出现几次股价腰斩的例子;就连超级大白马伊利股份都曾经出现一次股价腰斩。要知道这些公司都是最近十年来A股表现最好的十年十倍股,每一个买入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如果能够坚持长期持股都可以用获得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收益的投资回报率。
这些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我们可以称他们为“牛股”。牛股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上市公司有非常高的品牌知名度;二是上市公司是所处行业或者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三是上市公司的赚钱能力非常强劲,而且有良好的历史盈利记录;四是股票经常被基金机构重仓持有。
按照以上“牛股”四个标准条件选择目前股价腰斩的实力上市公司有:航空业龙头股中国国航,今年二月份最高价14.47元,当前最新价是7.14元。大金融信托龙头股安信信托去年最高价是15.29元,当前最新价是6.71元。
国内整车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第二强的广汽集团去年最高价是25.***元,当前最新价是10.19元。触摸屏龙头股京东方去年最高价是25.***元,当前最新价是10.19元。
科技板块龙头股科大讯飞去年最高价是63.82元,当前最新价是29.13元。A股市场安防行业第二的大华股份今年三月份最高价30.35元,当前最新价是15.99元。
A股市场还有几家股价非常接近腰斩的有实力上市公司,包括:新能源汽车龙头股比亚迪去年最高价是73.80元,当前最新价是38.33元。国内人寿险龙头股中国人寿去年最高价是6.72元,当前最新价是3.45元。
国内新零售龙头股永辉超市今年一月份最高价12.17元,当前最新价是7.27元。光通信龙头股中天科技去年最高价是15.96元,当前最新价是8.35元。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理想汽车销售量腰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理想汽车销售量腰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