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ptiyny

评测汽车家用 评测汽车家用的软件

ptiyny 2024-06-15 55
评测汽车家用 评测汽车家用的软件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评测汽车家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评测汽车家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家用电启动汽车?全球十佳家用车发动机排名?...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评测汽车家用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评测汽车家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评测汽车家用 评测汽车家用的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 家用电启动汽车?
  2. 全球十佳家用车发动机排名?
  3. 新能源汽车真的实用吗?家用代步怎么样?

家用电启动汽车?

家用汽车使用电瓶电压一般是12V,有些车是48V,而家用电电压一般是200V,直接使用家用电接汽车电瓶,会将汽车电瓶烧坏,还可能引发爆炸,酿成安全事故

如果汽车电瓶没电了,可以用专用充电器给汽车电瓶充电,在充电时,注意查看汽车随车的说明书,搞清自己车电瓶的电压,将充电器电压确认好再进行充电。

全球十佳家用车发动机排名

NO.1 福特2.3L涡轮增压直列四缸汽油发动机

NO.2 通用6.2L自然吸气V型8缸汽油发动机

评测汽车家用 评测汽车家用的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NO.3 通用3.0L涡轮增压直列六缸柴油发动机

NO.4 FCA 3.6L自然吸气V型6缸发动机+48V轻混系统

NO.5 宝马3.0L涡轮增压直列六缸汽油发动机

NO.6 戴姆勒3.0L涡轮增压直列6缸汽油发动机+48V轻混

评测汽车家用 评测汽车家用的软件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NO.7 本田2.0L阿特金森循环自然吸气直列四缸发动机

NO.8 现代1.5L涡轮增压直列4缸汽油发动机

NO.9 日产2.0L直列四缸发动机

NO.10 比亚迪汉DM-i超级混动发动机

新能源汽车真的实用吗?家用代步怎么样

能源汽车实不实用这个就看你怎么去选了,如果你选了个续航短的普通新能源那肯定不实用。除了动力响应快一点,其他方面燃油没有任何区别,而且跑二三百公里就要找地方充电,这种就不太适合家用。但是如果你选择一个不仅续航长,而且相对更智能的新能源,那还是相当实用的。最近我也是看好了一台不错的新能源汽车,它就是威马W6,试驾之后整体感觉还是蛮给力的。这款车的最大续航能达到520公里,对于这么大的一款车,有这样的续航确实已经相当不错了,就算同级别的燃油车一箱油也未必能跑这么远吧?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续航的问题。另外威马W6还有不少黑科技,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无人自主泊车功能。只要车子停在距离车位100米以内的距离就可以直接下车了,之后所有事情都不用管,车子自己停车入位。这功能真的太实用了,拿来家用的话简直不要太香,如果你也准备买新能源汽车的话,可以考虑一下。

道路是所有交通参与者的共同场所,既然参与就要达到起码的安全底线,达不到国家的安全测试标准就不得上路,没有交通安全意识的培训就不能驾驶什么新能源和老年代步车,这完全是两个概念!话又说回来,老年代步车确实满足了一些人的梦想,那一代没有赶上好时代的人!本人表示同情

新能源汽车的实用性可以这么理解

关于新能源汽车是否适合家用,这个问题对于没有接触和使用过的燃油车司机而言、答案可能是负面的;因为总会想到里程焦虑或换电成本等问题,但用户却总不会有这种想法,对于车辆也总能给出好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咱们先来看两张图片吧,这是刚刚记录下的里程数据

图1、停车后

图2、出发时

单次里程共计为132公里,这是常规的一次往返;驾驶的车辆是汉DM-p,车辆的纯电NEDC续航标定为81公里,曾经做过相关的测试文案,在不开空调的前提下实际可以行驶超100公里。但不能保证其他品牌的混动车也有相同的标准,所以这里仅是就车论车;这132公里中有三分之二的里程为限速80km/h,剩余为城市道路和山路,停车时的电量剩余13%,纯电共计行驶接近100公里,山路刻意使用了SPORT-HEV的全时四驱模式,驾驶感受会好得多。

那么这次往返共计有多少开支呢?

此车的动力电池组容量应当为15.6kwh(印象中),耗电87%则为13.572kwh;30余公里的山路共计耗油约2L左右,使用95# E10汽油,这箱油的单价还是7.5元一升,作为插电混动车只是日常代步的话也基本是一两个月才加油一次而已。所以这次的132公里共计耗油约15元,电费成本按照均价0.8元一度计算为10.8576元,共计不到26元。每公里开支低至0.26元,这是撒了欢的开的成本标准,车辆对应的是4.0T-V8标准的燃油车,此时还认为新能源汽车不适合家用吗?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评测汽车家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评测汽车家用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